2024/6/11 15:41:01 8277次 鲍元照
2024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营养系周祉涵、刘镕源、刘子悦、林雨欣、周浩义、蔡阿颖、李司泽七位同学在鲍元照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明孝陵景区神道望柱广场参与钟山博物馆和明孝陵博物馆承办的“非遗进景区”展演,同游客们一同体验南京白局、包粽子、剪纸等非遗和传统文化项目。
南京非遗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上。南京白局是一种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以说、唱、做、打为表演手段,用南京话说,南京话唱,有着地地道道的南京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作为南京市白局联盟学校、秦淮区物质文化传承基地,金陵高职校2008年成立“白局社”,特邀南京白局国家级传承人黄玲玲老师到校授课。十六年来,培养了众多的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周祉涵和刘镕源为游客现场教唱白局,还带来南京白局精彩的演唱片段,赢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中西面点专业的李司泽、蔡阿颖和林雨欣同学做了包粽子项目,他们的面点老师贺芝芝提前一天加工好蜜枣、糯米和粽叶等新鲜食材备用。同学们在现场给游客示范、讲解,与游客互动交流。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了解南京本地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刘子悦和周浩义同学为游客带来剪纸技艺。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当非遗剪纸遇上端午,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便悄然上演。剪纸能手巧手翻飞,将一片片红纸剪成形态各异的端午元素:龙舟竞渡、艾草飘香、粽子飘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浓厚氛围。游客们和学生一道在耐心地一剪又一剪中对剪纸艺术有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本地市民饶有兴趣地与师生们展开互动。在欢声笑语中,非遗就这样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声到有声,融汇到人们的血脉之中,薪火相传。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技艺等多个领域。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是南京文旅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时代课题,而金陵高职校的师生们正在解题中……